在高雄的心臟地帶,高雄文化藝術中心一直是城市的文化地標,不僅承載著藝術展覽、音樂會與舞台表演,更是許多心靈故事交織的地方,也是南台灣文化藝術的核心舞台,不論是音樂、戲劇、舞蹈還是繪畫、雕塑,都是一個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前往欣賞的地方,說到繪畫,近期文化中心舉辦相當豐富的展覽,經常舉辦國內外藝術家的聯展、個展,從當代水墨到數位媒體藝術一應俱全,藝術在這裡不是遙不可及,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同時也成為了一群特別觀眾-康家住民的藝術驛站,帶領康家住民抵達位於苓雅區的「高雄文化中心」,外觀樸實卻氣勢恢弘,周邊綠意盎然。這裡不只是展覽場館,更像是一個開放的社區客廳,讓市民在閒暇時就能走進藝術的懷抱。進入文化中心建築物時,映入眼簾的是展現不同舞蹈風格的舞者,在這座建築物中默默地練習著,也有一些前來運動的長輩,為文化中心增添了熱鬧的氣氛。文化藝術中心設置了很多展廳,每個展廳經常會舉辦著不同的作品展及活動,對許多人來說,這裡是感受藝術、交流創意的地方,而對康家住民而言,平時接受生活輔導與職能訓練,鮮少有機會可以參觀大型的藝術展覽,因此更是一場打開心門的旅程。

       在活動前,社工透過網路上的資訊,讓住民們先了解及認識此次旅程要欣賞的藝術展演主題,而當他們實際走進展覽廳時,從最初的神情略帶拘謹,隨著一幅幅色彩鮮活的畫作映入眼簾,臉上的神情逐漸柔和起來。有人在抽象畫前停留許久,小聲地對身邊的同伴訴說著,這幅畫的色彩多麼地鮮豔、開始彼此交換對作品的感受,甚至是回憶起小時候或曾經作畫的經驗及感受,這一刻,讓他們與藝術建立了連結,藝術不再只是牆上的作品,而是他們心靈的一面鏡子。

       展廳內的環境很舒適很清靜,住民們紛紛坐在凳子上,欣賞著布置在周圍的畫作,並享受著此刻的時光,彷彿時光帶著我們穿梭在每一幅畫中。此次帶領住民參觀展覽,不只是一次短暫的參觀活動,更是一種心理復健的延伸。藝術的形式多樣,不需過多言語,就能喚醒感受與想法,心理學研究指出,藝術創作與欣賞能刺激大腦的情感中樞,有助於減輕焦慮與抑鬱感。在康家住民身上,接觸這種外在力量顯得特別珍貴,透過此次的藝術旅程,不僅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欣賞藝術的空間,更像是打開社會之門的一把鑰匙,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這座城市的一部分,同時也提醒著我們,藝術可以落地、生根、並為人們帶來力量的生活元素,無論是專業藝術家還是住民,都能在藝術的世界找到自我價值,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之中的某一位,會再次走進這裡,不只是觀眾,更是展覽的創作者。(文:康復之家/陳惠文社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