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錢櫃大火及五月初高雄醫師住家起火兩大火災事件,其中火災第一時間應該要通報的警報器未啟動,造成重大傷亡。因此全民近期消防防災意識抬頭,對於自家大樓或透天厝的設備是否正常或如何分辨警報器類型,以下為大家解釋:

       住警器全名為「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有分偵溫式和偵煙式兩種,而偵煙式又分離子式及光電式,在這就不著墨太深,以簡單的說明讓大家瞭解自家住警器要裝設何種類型才恰當,在火災發生時正確的發揮功能。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指出,因廚房平時就有炒菜的油煙,所以廚房平時會產生煙粒子的地方,為了避免離子式或光電式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誤動作,用「偵溫式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較為適宜。此外「偵煙式住警器」應設在客廳、寢室、走廊、樓梯等不易產生煙粒子蓄積的地方,不過要避開空調出風口才不易導致灰塵蓄積。目前大部份的大樓內都會裝設探測器,但是大多是偵溫式的,且受信總機都位在警衛室,警報鈴聲不夠大聲,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在自家內裝設「偵煙式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安裝簡單且聲音大。

       住警器可以到大賣場、量販店、網路商城或消防安全設備器材商購買,價格從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受製造工藝、技術品質、外觀設計、警聲分貝和內置的電池品質與使用壽命等因素差異而不同。重點是,選購時要認明貼有內政部消防署個別認可合格標示的標籤,品質上才會有基本的保障。

      「預防勝於後悔」最後提醒大家,住警器是屬於最後一道防線,防災還是要從源頭做起,全台消防局在執行勤務時所統計出住宅火災常發生在電器火災,良好的使用習慣是最重要的,大家常犯的錯誤有:延長線使用過載、將電線拗折、沒定期清理插頭及插座間的塵埃等一些容易造成電器火災的習慣,稍加改變,災害發生的機率也會降低,生命財產安全也能獲得保障。(文:玫瑰園養護所/職安員/黃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