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發生頻繁。

天災無法避免,唯有加強防災知識,於災前做好預防措施,提升自我災害應變能力,以減輕災害損失,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面對地震災害的不確定性,學習地震當下就地避難動作,保護自己免於受傷,才能確保安全。因此,為提升地震災害應變能力,並透過實地就地避難演練(趴下、掩護、穩住),加強地震防災應變能力。

43日台灣花蓮外海發生7.2級強烈地震,是921大地震25年來最大震級,震驚全台,在地震當下,社區學員臨危不亂的聽從指揮立即躲在桌子下,直到地震結束,地震過後查看社區學員所幸皆無受傷,這都歸功於平時的宣導與演練,當地震發生時,應變的優先順序就是:冷靜、蹲下、找掩護、抓緊、直到地震結束。在防震避難的首要概念,就是自我保護,尤其是保護頭部,以防燈具、吊扇…等懸吊物或玻璃、雜物掉落,所以應立即躲在桌子下或主要柱子旁。

 因為地震無預警,完全無法事前掌握預知,

          既然地震災害無可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透過平時的教育宣導與實際演練來強化面對真實情境時的應變能力。透過演練熟悉情境,當真正面對災害時能夠穩住陣腳,冷靜面對,雖然我們無法避免地震的發生,卻可以找出保護自己的方法。(文:社區復健中心/藍梅香專管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