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醫院 院長 鍾偉倫
回首過去這一年,慈惠醫院歷經院長更迭,教學醫院的考驗,對本家及院內同仁皆是淬鍊與衝擊,所幸本家危機處理得宜,加上院內同仁上下一心的努力下順利通過教學醫院評鑑並取得健康醫院的認證,這一切歸功於每一位同仁的心血與默默的付出,更要感謝本家強而有力的後盾支援,讓醫院可以無後顧之憂外展締佳績。
108年12月武漢疫情爆發, 109年1月16日政府提升武漢市旅遊疫情至二級警示,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國人已完成病毒全長基因定序,該病毒不同於以往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個案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咳嗽、全身不適,少數病人會呼吸困難,胸部X光片呈雙肺浸潤性病灶,由於潛伏期長達14日,而且不必出現發燒時就有傳染力,形成防疫上的困難,政府啟動了一系列嚴格的防疫措施。
武漢疫情隨著大陸返台南部女台商於1月21日的確診病例及 1月23日武漢與鄰近都市宣布封城震驚於世,注定了109年開春醫界的不平靜;本院在1月23日立即開設「感控應變Line群組」納入相關人員針對瞬息萬變的疫情調整緊急應變措施,並同步於警衛室啟動進出人員量測體溫的管控,搭設發燒篩檢站,確立看診動線分流,落實TOCC:旅遊史(Travel)、職業史(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及群聚史(Cluster),醫護人員在場協助病患及家屬解說疫情的嚴重性,並請其主動告知相關資訊,有助於發燒原因的判斷,進而安排適當的檢查與治療。同時,病房與走道張貼各項公告宣導防疫措施的重要性,主動協助病人和家屬入院需配戴口罩,與限制訪客等配套措施。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1月30日確認將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列入最高警戒級別的「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武漢肺炎風暴席捲全球。
17年前附院挺過歷史瘟疫SARS疫情的蔓延,而今武漢肺炎全球防疫總動員,附院第一線工作人員在高度警戒下戰戰兢兢地執行防疫工作絲毫不敢怠懈,企盼疫情能早日緩解,敬祝大家鼠年吉祥平安!於此,感恩本家及董事會給予強力支撐的後盾及防疫物資不匱乏,讓第一線工作人員身心平安,確保防疫工作能安全。
慈惠醫院即將邁入30週年的院史,面對醫療環境的險峻,與健保給付的點值逐年下降,運籌帷幄醫院的轉型與多元性發展是109年度的目標: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業務如火如荼開展中、腦科學導入的精神科新式醫療模式的執行刻不容置緩、腦神經生理回饋治療、導入r-TMS(重覆經顱磁刺激儀器)開展業務新契機將在下半年執行、爭取政府各項非健保業務的補助案、健康醫院的持續建構,這些業務將引領慈惠醫院永續經營,發揮教學醫院角色,精進研究與持續服務病人。
108年12月武漢疫情爆發, 109年1月16日政府提升武漢市旅遊疫情至二級警示,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國人已完成病毒全長基因定序,該病毒不同於以往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個案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咳嗽、全身不適,少數病人會呼吸困難,胸部X光片呈雙肺浸潤性病灶,由於潛伏期長達14日,而且不必出現發燒時就有傳染力,形成防疫上的困難,政府啟動了一系列嚴格的防疫措施。
武漢疫情隨著大陸返台南部女台商於1月21日的確診病例及 1月23日武漢與鄰近都市宣布封城震驚於世,注定了109年開春醫界的不平靜;本院在1月23日立即開設「感控應變Line群組」納入相關人員針對瞬息萬變的疫情調整緊急應變措施,並同步於警衛室啟動進出人員量測體溫的管控,搭設發燒篩檢站,確立看診動線分流,落實TOCC:旅遊史(Travel)、職業史(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及群聚史(Cluster),醫護人員在場協助病患及家屬解說疫情的嚴重性,並請其主動告知相關資訊,有助於發燒原因的判斷,進而安排適當的檢查與治療。同時,病房與走道張貼各項公告宣導防疫措施的重要性,主動協助病人和家屬入院需配戴口罩,與限制訪客等配套措施。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1月30日確認將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列入最高警戒級別的「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武漢肺炎風暴席捲全球。
17年前附院挺過歷史瘟疫SARS疫情的蔓延,而今武漢肺炎全球防疫總動員,附院第一線工作人員在高度警戒下戰戰兢兢地執行防疫工作絲毫不敢怠懈,企盼疫情能早日緩解,敬祝大家鼠年吉祥平安!於此,感恩本家及董事會給予強力支撐的後盾及防疫物資不匱乏,讓第一線工作人員身心平安,確保防疫工作能安全。
慈惠醫院即將邁入30週年的院史,面對醫療環境的險峻,與健保給付的點值逐年下降,運籌帷幄醫院的轉型與多元性發展是109年度的目標: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業務如火如荼開展中、腦科學導入的精神科新式醫療模式的執行刻不容置緩、腦神經生理回饋治療、導入r-TMS(重覆經顱磁刺激儀器)開展業務新契機將在下半年執行、爭取政府各項非健保業務的補助案、健康醫院的持續建構,這些業務將引領慈惠醫院永續經營,發揮教學醫院角色,精進研究與持續服務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