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醫院近期引入
【rTMS專欄-1】
      『重複經顱磁刺激』 係指藉由『經顱磁刺激系統』在短時間內於人體外部產生重複地磁場變化而達成以非侵入性方式對特定腦區進行興奮或抑制,並且產生特定之治療效果。

       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 的Anthony T. Barke博士等人在西元1985年首度提出了『經顱磁刺激』在人體大腦應用上的報告,他們藉由施加一人體外部的單次磁場變化而成功地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刺激了大腦運動皮質,進而使得受試者的手部肌肉出現動作反應。後續的研究更進一步地發現了藉由在短時間內地重複經顱磁刺激,即使在磁刺激結束之後,其對腦神經所產生的興奮仍可以維持一段時間,而此效應也開啟了重複經顱磁刺激在神經或精神疾病治療上的應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DA)在西元2008年核准重複經顱磁刺激可用於憂鬱症的治療,而這也是重複經顱磁刺激在美國醫療上的第一個核准適應症;在西元2013年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更進一步核准重複經顱磁刺可用來治療與偏頭痛有關的疼痛,並接續在西元2018核准其用於強迫症的治療。

       衛福部在2018年核准了『重複經顱磁刺激』在重度憂鬱症上的治療,病友在治療上除了藥物及心理治療之外,也因此多了一個新的選擇,尤其是那些對藥物及心理治療療效不佳的病友,重複經顱磁刺激即可列入治療的選項之一。本院近期已進行『重複經顱磁刺激』之系統購置及相關人員訓練,期許能為仍受疾病所苦病友帶來治療上的新契機! (文:慈惠醫院/醫師/塗崑喻)

【rTMS專欄-2】
       重覆經顱磁刺激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神經調節治療,不需要麻醉、不用住院。通過迅速而重複通過線圈的電流來改變電磁場,透過磁波誘發出微小電波來刺激功能低下的腦區,可活化特定大腦區域以改善症狀。

       此技術國內在2018年4月通過可用於成人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重度憂鬱症患者(李正達,2018),透過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可活化腦神經並改善症狀。林皇利(2011)指出,rTMS的低頻(<1Hz)的電訊刺激神經元,造成「長期抑制」現象,降低了細胞之間聯繫的效率,以及高頻(>1Hz)的電訊刺激產生興奮效果,產生「長期增益」。一般而言,抑制或興奮地效果可以持續數分鐘到數個小時之久,藉此來重塑大腦迴線。

       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rTMS在改善運動和認知功能以及減輕中風、帕金森氏病、重度憂鬱症的憂鬱症狀方面有療效。此外,有減輕疼痛的作用(Yang & Chang,2020)。不同學者研究也支持rTMS作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治療功效(Holtzheimer,2018)。更顯示rTMS是一種相對可負擔且無傷害的治療選擇,尤其對於那些有耐藥性的患者(Lehmann,2016)。

       通常rTMS被認為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但它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李正達(2018)指出對於有癲癇、酒精成癮及易誘發癲癇狀態的藥物或疾病、腦部創傷或有金屬植入物者(如電子耳與心律節律器等),都不可接受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的治療。有部分人在治療中會出現頭痛、刺激部位的頭皮不適、面部肌肉發麻,痙攣或抽搐、頭昏眼花等輕度至中度的副作用,但在每次療程後不久會有所改善,或隨著療程的增加其副作用會逐漸減少。建議透過調整刺激水平或是建議您在手術前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可以以減輕症狀。

       所以在接受rTMS治療之前,通常需要需要安排治療前檢查,有助於確保rTMS的安全。您需要告訴醫生您有無懷孕或打算懷孕、體內有任何金屬或植入的醫療設備、正在服用的藥物、癲癇病史、精神疾病、腦部疾病、中風或顱腦外傷、嚴重頭痛,以及您曾經接受過rTMS的治療等。完整的治療前檢查有助於降低風險,提高治療成效。(文:慈惠醫院/心理師/蘇俊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