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療系統中,老人人數與日俱增,即將面臨各種功能老化與照護的問題。目前疫情當下,除了職能復健治療之外,完全身臨其境的虛擬實境(VR)有助於激勵和參與,有可能克服認知障礙康復的議題。且研究顯示認知訓練之後在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和注意力尚有改善。
認知障礙是幾種精神疾病的共同特徵(Millan,2012)。精神分裂症通常伴隨著注意力,記憶和執行功能(Fioravanti,2012)和社會認知(Green,2015)等障礙。在重度憂鬱症(Rock,2014)和雙相情感障礙(Bourne等,2013年)的緩解階段,廣泛的認知障礙也很常見。為了改善功能,干預措施應包括培訓更具體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補償策略(Torrent等,2013; Lewandowski,2017)。但是,患者經常缺乏參加指定培訓的動力(Glenthøj,2020),導致認知康復計劃中的流失率很高(Lewandowski,2017)。
虛擬實境(VR)培訓是可行的方法來適應這些問題,因為它具有高度的吸引力和遊戲化的格式(Makransky,2019; Makransky,2020)。虛擬實境可以被定義為一種自然模擬的環境(naturalistic simulated environment),使用者可以與之互動,就像用戶在現場一樣(Lee和Wong,2014; Biocca, 1992)。在完全受控和安全的環境,為認知康復提供更具生態有效性(ecological valid environment)的環境(Matijević,2013,Tieri,2018)。認知訓練可以更容易地與日常生活功能相結合。可以合理地假設VR可以促進更大的學習轉移效應(Tieri,2018)。
沉浸式VR已被證明可以誘導存在感,從而增加用戶的參與度(Makransky和Lilleholt,2018)。也可以引發動機和娛樂感(Makransky等,2019;Makransky等,2020)。類似的效果可以降低損耗率,並為患者灌輸更大的學習動力。Riva等人(2020)。
豐島健太指出 “通過以技術補充身體殘障,VR旅行體驗可以幫助提高老年人的康復動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VR 體驗讓他們感覺像是離開了療養院,可以幫助緩解他們的焦慮和孤獨感。”未來趨勢,當老人需要長期安置在機構內,無法回到社區正常生活時,通過虛擬實境和共享體驗,可以克服社會孤立、改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認知刺激、改善情緒、減少激動和焦慮等)和社會健康。加上頭頸部和手臂運動、核心肌群參與,能轉移注意力,減少對疼痛的感知而改善的身體健康(文:慈惠醫院/心理科/臨床心理師/蘇俊賢)
參考資料:
- Jahn F.S.,Skovbye M.,Obenhausen K., Jespersen A.E., Miskowiak K.W.(2021).
- Cognitive training with fully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in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ogers S.(2020).
- How Virtual Reality Is Benefiting Seniors.https://www.forbes.com/sites/solrogers/2020/02/26/how-virtual-reality-is- benefiting- seniors/?sh=5660a773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