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團隊
- 執行個別化服務:針對個別家友不同需求,訂定不同於團體訓練的的運動方針。
- 工作學員訓練:主要分為文書及勞務兩大類,依個別興趣媒合相關工作,讓有從事就業意願的家友有一處可以發揮的地方,並每個月發放工作學員獎勵金,藉此累積自己的財富或添購喜歡的物品。
- 生理復健:由職能師帶家友至復健中心或樓層執行復健訓練,例如:紅外線熱療、家庭式經皮電刺激、行走訓練、肌肉耐力訓練等。
- 健康促進:由職能師帶家友從事多種球類運動,放鬆心情調節身心,鍛鍊身體健康,維持生理功能。
- 治療性團體帶領:常規性樓層活動,鼓勵樓層家友盡量參與,維持身體肌肉量。
- 輔具支持:提供給體弱或暫時性需輔具支持家友。
- 競賽活動練習:依家友興趣參與個別活動競賽,並帶領相關練習,。
- 體適能:一年一度針對全所家友評估該年身體個別能力,訂定來年運動方針參考依據,體適能內如包含:基礎生理機能量測,上、下肢肌耐力,心肺能力,柔軟度,平衡能力等。
- 健康管理:
-
全所家友牙科健檢(每年一次,每3個月定期追蹤)
-
家友每年定期流感疫苗注射
-
家友每年健檢業務
-
精神科門診及內科駐診業務
- 營養代謝照護:依咀嚼、吞嚥、疾病飲食、疾病特殊需求作營養照會。
- 住民排泄功能照護:排泄(大、小便)功能維持,泌尿道疾病及泌尿道感染監測,維持皮膚清潔。
- 認知感受:評估心智功能及精神、情緒與行為,精神症狀觀察等。
- 睡眠照護:睡眠型態評估及失眠處理。
- 每年1-2月會召開ISP,要邀請家屬一同參與討論,依照家友個人特質及個人需求設立專有ISP(個別服務計畫),讓家友及家屬對團隊設立的目標獲得支持。
- 休閒與心理調適:延緩認知功能下降、提升心理健康、生活滿意度及幸福感、讓家友在生活上能增添變化、心情達到鬆弛,使生活更豐富。
- 居家與生活教育:訓練注意力的集中及增強認知能力,訓練思考及邏輯能力、辨識力,讓家友能獲得感官上的喜悅,獲得滿足,使心理及精神上自我肯定。
- 體能活動:增加肌肉力量及肌耐力、關節活動度、心肺功能、口腔機能、身體協調及平衡功能,降低罹患慢性病的機會,讓家友保有健康活力的精神及提升日常生活品質。
- 社區適應:促進社會適應及參與,維持日常活動能力,讓家友有機會參與社區活動,並有服務他人的機會,增加自我肯定及歸屬感。
- 社交能力:透過社交活動,增加適當的人際互動,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升自信心。
- 個案及家庭支持服務
- 個案團體活動及親子活動辦理
- 家友權益維護及倡導
- 推展志願服務工作
- 社區資源網絡建立及運用
- 居家生活技能培養與支持。
- 個別化服務計畫執行。
- 生活空間美化及清潔與消毒。
- 陪同就醫與照顧支持。